Thursday, May 13, 2010

5月6日 創世記 第4章 (人類的第一對兄弟 – 該隱和亞伯)

Bible Study 查經班 - Ian

1. 角色扮演

運用想像力,用全新的方法,把該隱和亞伯的事件重演出來。當中可包括事件的起因(e.g. 兄弟不和的起源),以及事件之後的發展。可用現代的背景演繹這事件,更可自由加插角色以及劇情。劇長 – 5mins,準備 – 10mins



2. 討論及思考的問題

1. 為何上帝對該隱這麼嚴厲?上帝是本着什麼理由而不看中該隱的祭物?
- 無論從聖經的記載,或是學者的研究考故也好,都一致認為《創》4:3中的該隱和亞伯,都已經是成年人;而且記載的獻祭也應該不是第一次的獻祭。
- 更有的認為上帝已經親自,或是藉著亞當,教導他們獻祭的意義、模式,甚至當獻什麼樣的供物。
- 可是無論是什麼理由也好,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他們能夠直接與上帝對話的,因此他們有足夠的理由知道上帝喜悅什麼,衪的心意大概會是怎麼樣的。所以該隱其實是明知故犯,上帝才嚴厲的對待他。
- 在聖經中記載了「耶和華看中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創4:4 – 5)
- 這裡不只是著重他們的祭物而已,更是先看他們的人,然後再看他們的供物
- 雖然在新約希伯來書提到「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來11:4) 當中所提及的是獻祭物的本質,就是憑信心將自己最好的獻於神。所以有學說是從此推斷,該隱當日的祭物並非他最好的。
- 可是上帝在後來親自說出衪不看中該隱的供物的理由,就是他「行得不好」(創4:6 – 7) 而後來在新約的約翰一書也有提到這一點:「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甚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約壹
3:12)
- 可真看到上帝看人,不是從表面看的,乃是從人的心裡看的。這宗旨直到耶穌基督的時代,依然是沒有變改的!

2. 既然上帝已定了該隱的罪,那為何還要記錄他與他後代的事跡?直接說到4:25不是更通順嗎?
- 上帝雖然已經定了該隱的罪,可是聖經很清楚的記載上帝依然不停的給該隱機會改過自新。
- 包括《創》4:9中,耶和華親自的找該隱,問他亞伯在何處。這並不是要質問他,反而是藉著這問題,讓該隱有下台階的餘地去認罪,正正就像當日亞當和夏娃犯罪的時候(創3:9)。
- 另外,在《創》4:13 – 16更看到,耶和華不但容許該隱可以討價還價,衪更親自應許要保守他,「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 可是該隱和他的後代的記載,不但他們沒有真心悔改,到了該隱的第6代子孫 – 拉麥的時代,人類的罪性使他們叛逆到極點!
- 拉麥不單止破壞了上帝所設立的一夫一妻的婚姻,更一點也不羞恥地向他的妻子們炫耀自己不會輕易放過傷害他的人,更妄想將上帝對該隱的應許加倍的套用在自己身上!
- 另外,繼續看下去的話,特別是拿第5章跟這裡比較,就會很容易看得到上帝所揀選的人跟不跟隨上帝的人的差別!當中包括該隱的第6代子孫拉麥和塞特的第6代子孫以諾,一個無視上帝,一個與上帝同行三百年!

3. 《創》的第4章只有短短的20多節,當中主要記載了該隱的事跡。對於現在的我們有什麼關係?
- 正所謂「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該隱知道上帝的要求是什麼,卻選擇不去做,就像他父親亞當一樣。只可惜,他比他父親更不堪的是,他沒有悔改的意思,反而覺得上帝的判決太重,更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上帝討價還價。
- 現今的我們,有沒有明明知道上帝要求的是什麼,卻沒有做之餘,還質問和怪責上帝過於苛刻?
- 該隱誤解上帝只看重外表的行為,卻不知道衪更看重人的內心。
- 現今的我們,有沒有以為上帝只看到我們的外在行為,而不會看到我們內心的想法?以致我們開始變成了「法利賽人」的行為,而不是真心去和神建立關係?甚至覺得要「討神喜歡」,是一種負擔?
- 上帝以最好的給我們,也希望我們把最好的給衪,以表示我們對衪的愛。可是我們有沒有占神的便宜,只懂享用衪給我們最好的,卻不願意把我們最好的獻給衪?

3. 個人靈修及思考問題

1. 當我們奉獻的時候,我們是抱着什麼心態?我們有否真心的將最好的獻上?還是只會表面上敷衍了事,心裡卻覺得是一種無理的負擔?

3 comments:

  1. haha wonder why d 師奶打打下麻將唔打 見到有人死左唔理條屍係到 =D

    ReplyDelete
  2. i reckon we shud do more vids... they are good as...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