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1, 2010

按立十年的隨想

Spiritual Articles 屬靈文章 by Rev. Yvonne Poon


 出年2011年就是我被按立了十年的紀念了﹗其中差不多一半的時間是在聖米迦勒堂﹐一半的時間是在聖瑪提亞堂。在這十年的事奉與大家一同的成長﹐可說是彼此的同路人和生命見證人。

初初在神學院讀書和參與事奉時﹐對牧會的看法是「上帝授權成為牧羊人去牧養/管理教會的信徒」。每每在加拿大母會或聯合宗派聚會見到出名的牧者們時﹐對牧會有一種「牧者講、教友聽」的想法。

然而到了今天﹐牧會時日長了一些、監督過神學實習生、參加了培訓教區初按立的牧者的事工和進修如何監督的課程後﹐我對牧者和會友的關係有更新的體會。

其實會友和牧者都是被上帝揀選作兒女﹐是上帝家裡的人。彼此按著恩賜配搭﹐為的是彼此建立。就如以弗所書4:12-16保羅所說的一樣「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牧者不是上帝之下萬人之上﹐而是在眾人之中的一個肢體。牧者與會友彼此配搭﹐務求在真上一同成長﹐同歸於一。同樣會友對牧者有一定的要求﹐但切勿忘記牧者是肢體中的一員﹐不要一味的要求﹐卻不作出愛護和支持。牧者有時會以為自己是「打一份工」﹐以一種要「做好這份工」的心態去牧養會眾。牧養是上帝的呼召 ﹐是神聖的事奉﹐千萬不要以要「交代業績」或「到時收工」的心態去作。事奉是各聖徒,各盡其職﹐靠耶穌基督聯繫,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去建立教會。牧者不要以為自己是「超人」﹐會眾也不要以為自己是「觀眾」。

回顧以往初出茅廬時﹐我有幸得聖米迦勒堂的會友襄助﹐扶持我成長。這種的成長是從神學理念的神學生到實用在牧會上的牧者的一個轉化﹐是在書本上學不來的一套功夫。聖靈的果子是在群體中彼此靠著聖靈而結出來的。世上沒有完美的牧者﹐也沒有完美的會眾﹔合適的牧者和可愛的會眾是彼此在上帝的家裡內磨練造就出來的。

今天的聖多馬堂有主任牧師、傳道、多元文化的會友和新朋友﹐變化的確不少。然而在這轉變的當中﹐我相信原有我所認識的弟兄姊妹是仍有這種「襄助﹐扶持」的美德。保羅在羅馬書5:3-5所講「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 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有「襄助 ﹐扶持」的美德﹐也要加上對家的忠心、對真道的堅守、行出所學的真理、有盼望有活力的信仰、內外一致的誠信…﹗

願上帝的靈在你們眾人中沒有阻礙的運行在你們心裡﹗

主僕﹐

潘蘊妮牧師 (The Reverend Yvonne Poon)

寫於2010年5月28日

1 comment:

  1. I thank God for having you as a pastor, a a teacher, mentor & friend to me in my life :), who can b mean but pointing out my blind spots for me :p
    luvya!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