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10月7日 耶穌基督與家庭觀

Bible Study 查經班 - Ian

參考經文:

太8:21 – 22,12:46 – 50,8:18 – 22
太15:3 – 6,19:19
可 3:31 – 35,7:10,10:19
路2:1 – 52,8:19 – 21,9:60
路11:27 – 28, 12:49 – 53,14:25 – 27
路18:20
約19:25 – 27

1. 熱身活動

請分開男女兩組,男子組請看 太 1:18 – 25 ,女子組請看 路 1:26 – 38。然後相方利用經文去列出約瑟 / 馬利亞在耶穌基督出生的事上,誰比較偉大,誰的付出比較多。

2. 討論及思考的問題

1. 到底耶穌基督對家庭的看法是怎樣的?祂到底在乎家庭的程度到哪裡?是否傳福音 / 神的事工比起家庭更加的重要,以致寧願忽略家庭也要完成福音的工作?

  • 新約的四福音書中,常常提到耶穌基督教訓眾人要看重家庭,孝敬父母。
    甚至在當中耶和華向摩西和以色列人所頒布的十誡中,也有一條「當孝敬父母,使你在世長壽」(出20:12,利19:3,申5:16,弗6:3)
  • 因此,當我們看到約瑟和馬利亞,為着耶穌基督降生救世的事件中的謙卑,承擔的壓力和犧牲時,按道理說耶穌基督也應該對他們十分的尊敬!
  • 可是,當我們在看幾節耶穌基督對於家庭觀念的看法的經文,往往會很容易令我們在矛盾的感覺。當中包括「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路2:49) 和「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太12:48 – 49,可3:33,路8:21)
  • 甚至後來更有「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太8:22,路9:60),「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7)以及「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太10:34 – 36,路12:51 – 53) 這些激進,無情的言論!
  • 因此,這些經文往往會令我們很困惑,到底耶穌要我們孝敬父母,還是為著神的原故要六親不認?!相信這一個問題會給基督徒帶多很多的麻煩,特別因為中國人的背景,家庭觀念很重,這問題更可能導致一些人選擇離開教會。
  • 可是,當我們細心閱讀的時候,就會發現耶穌基督說這些話,並不是表面的意思這麼簡單,而是有更深入的意思。基本來說,以上所提及難以理解的經文,主要是帶出一個重要的信息。祂是要叫人的眼光不要再這麼短淺,只專注地上的事情而忘記了有一位更偉大的上帝的天上。在地上的一切,終有一日會成為過去,包括現在你所擁在的家庭和人際關係。可是,如果我們跟隨上帝,與上帝建立好的關係的話,我們將來就能夠進入永恆的天國,和上帝以及其他的聖徒都擁有一個既永恆又完美的關係。
  • 另外,當耶穌基督說道「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太10:34 – 36,路12:51 – 53) 和「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7) 這兩句話時,所帶出的重點是當一個人全心全意的跟隨上帝的話語而生活時,他的價值觀是會與一般的人非常的不同,更加會延伸致家庭之中,從而會常常有磨擦,而導致紛爭。因此,耶穌基督是要信祂的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 至於「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太8:22,路9:60) 這一句話,當中的意思其實是指當主的呼召臨到時,要有決心,不要三心兩意,也不要用其他的藉口來推搪!另外,有解釋指這句話是包含了一個猶太人獨有的傳統;在猶太人的葬禮中,包含了兩個步驟。首先,是先將屍體用麻布裹好,然後放在石洞墓中,讓屍體自然腐化。第二個步驟是在死後一年,當屍體腐化後,把剩下的骨頭收集起來,放進棺位裡。這是第二次,也是永久的埋葬。因此,耶穌基督所說的「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這句話,指的是第二次的埋葬。所以,耶穌基督是對那想跟隨祂的人說明,父親已經死了,不要讓這個過去(或是世上的其他掛慮),成為藉口不跟隨主。祂並不是不體諒要埋葬先人的需要,或是不尊重先人,祂只是不想人給自己太多的藉口去延遲自己對神呼召的回應。
  • 因此,可以肯定地說,耶穌基督不但不是不尊重家庭和父母,祂反而是藉著父母和家庭要我們了解一個比這個更高層次的關係。

2. 這些經文,對於我們在家庭中在什麼的作用或提醒?我們該如何與家庭相處?

  • 是否因著信仰我們就可以不重視家庭?非也!甚至因著我們的信仰,我們應該更加尊敬和孝敬我們的父母!因為上帝已經親口跟我們說︰「當孝敬父母,使你在世長壽。」(出20:12,利19:3,申5:16,弗6:3) 這是第一條帶有應許的律法。
  • 因為當我們出生的時候,我們的由第一口奶,以致我們的每日所需,都是由父母所供應的。沒有這些,我們根本就不能活下去。另外,家庭也應該是我們第一次體驗愛和管教的地方。
  • 所以,家庭和父母,應該就是讓我們體驗上帝的供應,公義和慈愛的橋樑。因著這些原因,我們作為基督徒更要孝敬父母對我們的愛護及照顧。
  • 但是,對父母唯命是從,又是否合乎聖經中「當孝敬父母」的原則呢?在中國人的社會文化裡,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種長輩為尊,後輩為卑的態度。因此,我們要差不多完全聽從長輩的說話,才稱得上為孝!雖然,在與父母的相處中,讓我們學習到聽從及順服的功課,但是否樣樣順從,才是盡守孝道?
  • 父母雖尊,但他們畢竟都是人。更加上如果他們都是非信徒的話,那可能他們的價值觀會與我們的有很大的出入呢!如果唯命是從才是孝,那父母要我們一定按著他們的意思去過我們的人生(包括讀哪所學校,讀什麼學科,做什麼工作,找怎樣的伴侶等)是對的嗎?如果父母教導我們要很看重金錢又該如何?甚至他們反對我們去教會,星期日應該陪家人才對的!那你又會怎樣?
  • 難道要跟他們反面,大吵大鬧?當然可以了!可是,這樣做的時候,問題大多數會變得越來越難解決,甚至關係破裂!那該怎樣做?當然父母也有責任去學習與成長了的兒女相處,但我們也該先學習如何像成年人一樣的,好好向他們說出你的意見,或是你的難處。讓他們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你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懂得為自己的生命而打算,你也會為自己而負責任。用說話和行為,證明給父母看,你無論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已經是一個成年人,讓他們學習用一個新的方法和你相處。
  • 如果不行的話,就要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禱告,盼望神會改善這段關係。如果都是不行的話,那你就要想一想你有沒有心理準備,去面對因信仰而可能有不和的家庭關係了。畢竟耶穌基督親口說道︰「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因為信仰的原故,我們很多的做事方式和價值觀,都會和一般人有衝突的,所以耶穌基督才要給跟隨祂的人,一個心理準備。而今天的你有沒有這個心理準備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