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 2011

Joy 喜樂

Spiritual Articles- Ian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 4:4]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前 5:16 – 18]


1.「喜樂」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保羅常常教導我們要靠上帝才能喜樂?

在保羅的書信中,超過20節的經文提及到「喜樂」,而當中經常將「喜樂」
與「禱告」、「聖靈」、「主」和「神」等聯繫在一起。由此可見,在保羅
的教導中,「喜樂」是由上帝而來的。「喜樂」更出現在聖靈的九個果子中,
而這九個果子是代表了人順服上帝,歸信基督後才有的生命價值觀
亦因此要靠上帝才能喜樂。


2. 「喜樂」到底是什麼呢?
      會不會只是基督徒用來形容「開心、快樂」的「屬靈詞語」之一?

「喜樂」並不只是我們常常聽到用樂觀的態度去過生活這麼簡單!「喜樂」是
一種由上帝而來的價值觀,也是信主之後所擁有的屬靈特質。跟我們上一次
論「愛」一樣,是主觀的,並不受客觀的因素影響。「喜樂」和「快樂」的
不同之處,是「快樂」是從世界的人或物質而來的,會受客觀的因素影響的,
例如有好的事或好的人在身邊,而且也會因人而異的。「快樂」不會長久的,
過了一會就會沒了那種感覺。相反「喜樂」是長久不息,也是一種能夠滿足
的東西,它會像一個泉源在我們的內心中,不斷的湧出來。

「喜樂」是通過認識上帝,而明白並實行上帝的價值觀,從而明白人的最終去向。
學懂用另一種方式,角度去看待現今的世界。不會盲目的跟隨,但也不會完全的
脫離,做到「入世而不屬世」的境界。也因為這個價值觀,人再不會被世界牽着走,
不用在為世界上的過份執著,不會再因為不能得到什麼而感到不滿足,因為我們
已經得到最好而且最重要的了!


3. 「喜樂」 VS 「起落」?

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據聖經的教導,「喜樂」是否當信徒遇到好的事或順境的事,
才能表現出來呢?非也,非也!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喜樂」的根基就只會建
立於「我信上帝,因為上帝會保守我一帆風順」之上,這根基不但薄弱不堪,
亦會將上帝變為「按照我們的旨意去行」的上帝。相反地,在保羅書信的教導中,
差不多每次談到「喜樂」的時候,都是跟遇到「困難」、「患難」、「痛苦」和
「逼迫」等有關。他勸導眾信徒越在患難困苦中就越要靠主常常的喜樂,甚至很多
時候他寫信勸信徒要喜樂,或是分享他自己的喜樂時,他往往正經歷痛苦患難中,
不論是肉體還是心靈上!

所以,縱使人生是常常「有起有落」,但上帝是要求我們學習祂的價值觀,
以喜樂的心去看待世界,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中。在保羅的身上,我們可以
清楚的學習到,他完全明白這世上的一切,包括人和物都會成為過去,最重
要的是能讓名字(無論是他自己或是別人)被寫在生命冊上,他日會在上帝永
的新天新地裡!因此他縱使在多大的患難中,甚至遇到生命的危險也好,
他也能夠用喜樂的心去面對世界,也教導其他人這樣去行!


4. 「喜樂」在於基督徒的生命中,是否等於一定要永遠開心去面對生命,
     而不應有任何負面的情緒呢?

不是,縱使我們要抱著喜樂的心去過活,但不要忘記我們的情感是上帝所
創造的,更不要以為因為有「喜樂的心」,就算有任何悲劇或患難發生,
我們都可以輕描淡寫的一笑置之。這樣的行為不是「喜樂」,反而會讓人
覺得我們沒同情心、沒有愛心。

相反地,就算我們抱「喜樂之心」去面對生命,但當悲慘之事或患難發生時,
我們同情傷感也是人之常情的。保羅也教導我們:「與喜樂的人要同樂;
與哀哭的人要同哭。」(1215) 而最佳的例子,莫過於當日耶穌基督面
對拉撒路的死亡,縱使祂會使他復活過來,但知道自己的朋友過身了,
耶穌基督也有傷感的一刻,聖經用了簡單的四個字記載當時的情況:
「耶穌哭了」(1135),這也成了聖經中,最短的一節經文。我深信
耶穌基督會比這世上任何一個的人,更加明白悲哀之事,因為祂也曾經受苦。
因此,不要以為要「喜樂」,就可以漠視世界的苦難。


「喜樂的心」是一種生命的價值觀,讓我們能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去認清事情背後的本質; 而不是基於物質的享受。
例如,你寧願有一個溫暖的家庭,還是只要有一間華麗的房子?
會願意為永生的原故而刻苦忍耐,還是要盡情享受這世界上的物質生活呢?

我們常常希望「魚與熊掌,兩者皆得」,所以會渴望擁有永生,
亦同時能夠享受世界的一切。不過,我個人認為,到一個地步你
始終要作出選擇,皆因上帝和屬這個世界的一切,
並不是「魚與熊掌,兩者皆得」。


3 comments:

  1. Hey all RFers,

    對於喜樂, 係我學習建築哲學既期間 我睇左好多書 對喜樂既睇法 被完全改觀了。好想好想同大家分享。雖然可能比Ian講既更加深 同抽象 (因為去到哲學既層次),但相信可以帶俾大家另一個全新既Perspective, 某程度上亦都可以reinforce到Ian所講既, esp. in the biblical perspective, 更加明白「喜樂」既含意。希望大家都感興趣啦.

    太耐無幫Teenday打Blog 實在唔好意思 Miss you all.
    不如我打完 send俾Ivy, Ivy 幫我Post啦 =]
    Give me sometime.
    May God bless my writing & may the writing bless the others.

    ReplyDelete
  2. God bless you Ricky! Would love to hear more from you and it is very nice to see ex/current RFer still make good use of this online magazine :)

    ReplyDelete
  3.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read your article, Ricky, but take your tim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