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Ian
TeendayOnline由現在開始將定期上載RF查經班資料, 方便一眾新舊前後RF成員跨"網"學習.
想重溫過往查經班資料, 請瀏灠 : 查經班 - Bible Study
日期
|
章節
|
內容簡介
|
負責人
|
|
1
|
3月18日
|
創世記
|
創世記簡介,以及背景認知
|
Ian
|
2
|
4月1日
|
創世記 1章
|
創世的過程
|
Ian
|
3
|
4月15日
|
創世記 1:27 – 3章
|
亞當與夏娃
|
Ian
|
4
|
5月6日
|
創世記 4章
|
該隱與亞伯
|
Ian
|
5
|
5月20日
|
創世記 5 – 10章
|
挪亞與他的世代
|
Ian
|
6
|
6月3日
|
創世記 12 –
24章
|
亞伯拉罕與羅得
|
Ian
|
7
|
6月17日
|
創世記 24 –
27章
|
以撒與利百加。
|
Ian
|
8
|
7月1日
|
創世記 25 –
37章
|
雅各與以掃
|
Ian
|
9
|
7月15日
|
創世記 37 –
50章
|
約瑟和他的兄弟
|
Ian
|
3月18日
創世記 - 簡介
創世記 - 簡介
1. 討論及思考的問題
1. 我們為什麼要讀《創世記》?它在聖經中佔了一個怎樣的地位?
- 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結果,必須先要了解事情的起因及過程
- 要了解一個人,也要了解他的過去,他的個性
- 同樣地,要了解我們的信仰,也必須先了解我們信仰的起源
- 因此《創世記》成為了聖經的基礎,也成為了我們信仰的基礎
- 如果我們不好好的了解我們信仰的基礎,我們就像沒有根基的房子一樣,岌岌可危。在信仰上站不住腳。
- 《創》的重要性更加在於讓我們了解原來的世界,本是美好的,本是完美的,卻因著人的犯罪、墮落,而受到咒詛。我們更可以從《創》中的世界,與《啟示錄》中的新天新地作出比較,以致我們更加容易明白為何上帝要再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2. 《創世記》到底是什麼意思?當中包含了什麼的內容?
- 「創世」的意思,理所當然是指「起源」的意思。特別是聖經的第一句:「起初神創造天地。」既簡潔又帶有權威,奠定了聖經以及信仰的基礎。
- 「起源」包括了:
i. 「宇宙的起源」*
1. 當中更包括了「太陽系」及「大地 / 地球」的起源
ii. 「秩序和複雜的起源」*
1. 因為當我們細心觀察身邊事物的時候,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定的秩序或方式才能運作,特別是大自然。而這些複雜的結構能夠運作,並非出於偶然的,而是明顯在背後有預定的設計。
2. 另外,那些事物或是生物運作的背後,往往都隱藏著一個複雜的結構或是定律
3. 但是這些受造物都會慢慢的、自然地步向完結。
4. 而步向完結的過程中,有秩序的,會遂漸步向失調 / 混亂 / 不秩序
5. 複雜的結構,亦會漸漸瓦解,變回簡單的結構
6. 例子:生物的衰退,最後死亡,死亡後身體的結構會漸漸分解
iii. 「生命的起源」*
iv. 「人類的起源」*
v. 「婚姻的起源」*
vi. 「罪惡的起源」*
vii. 「語言文字的起源」
viii. 「治理的起源」
ix. 「文化的起源」
x. 「國家民族的起源」
xi. 「信仰的起源」*
xii. 「神的子民的起源」*
3. 《創世記》是誰寫成的?又是在哪個時候寫成的?
- 我們常稱《創、出、利、民、申》為《摩西五經》或是《摩西的律法書》
- 因此我們會很容易聯想到摩西就是這5書的作者
- 事實上,摩西的確是《出、利、民、申》的原搞作者
- 但現在有學說指出摩西是《創》的總編輯和執筆人,因為他是綜合了前人的一些記錄,然後再修訂出來的
- 因為當摩西記錄那些事蹟和族譜的時候,常會用一句「These are the generations of……」而「generations」在希伯來文(toledoth)的原意有著「origin」甚至是「records of origin」的意思,因此更可成為在摩西之前已經有文字記載了《創》的歷史的證據。
- 其中的族譜便是最大的證據,因為有研究已經指出,在摩西時代之前已經有用文字來作為記錄的方法。因此當摩西為準備寫《創》而收集資料的時候,自然包括猶太人歷代口傳的歷史和文字的記載,例如:族譜。
- 他在書寫的過程,當然有上帝的親自啟示在當中,否則就違背了聖經的原則,就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
- 既然是摩西所書的《摩西五經》,那自然是在他生前所寫的
- 而《摩西五經》寫作的時段,應該是在他80歲見了埃及法老,而且離開了埃及之後開始寫,在他120歲死前完成的。因此《摩西五經》的寫作日期是大概在公元前1490 (1490 B.C.)– 公元前1450 (1450B.C.)。因為神是在出埃及的時候,才親自呼召他,與他對話。在出埃及之前,並沒有記載神和摩西說話。
- 至於什麼時候完成各書,卻沒有明顯的考古證據支持
4. 《創世記》應該如何分部去看?
- 《創》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部份:
i. 第1 – 11章
ii. 第12 – 50章
- 如果要再詳細分部的話,可以按照以下的段落:
i. 「創造天地的來歷」(創1:1 – 2:4)
ii. 「亞當的後代」(創2:4 – 5:1)
iii. 「挪亞的後代」(創5:1 – 6:9)
iv. 「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創6:9 – 10:1)
v. 「閃的後代」(創10:1 –11:10)
vi. 「他拉的後代」(創11:10 – 11:27)
vii.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創11:27 – 25:19)
viii. 「雅各的記略」(創25:19 – 37:2)
ix. 「雅各和他的後代」(創37:2 – 50:26)
5. 我們研讀《創世記》的時候,該抱什麼心態去讀?
- 要研讀《創》的話,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創》的前11章了
- 因為前11章包括了:
i. 只用了短短11章記載了超過1700年的事蹟。由創世開始到了巴別塔事件(4000BC – 2242BC)
ii. 創世的事蹟,人類起源的事蹟,罪的事蹟,以及挪亞洪水的事蹟
- 這些事蹟的記載非常簡短,而且那些帶有寓意的寫作手法,甚至令人往往誤解了、難以想像、難以明白,難以解釋。
- 亦因那些難以解釋的記載,令人會質疑記載的是歷史的可信性,也更令人覺得那些只是神話的記載而已。特別是針對神真的只是用了7天的時間創造天地?1天是否只是一個比喻?是不是代表更長的日子?人類的始祖,真的只有亞當和夏娃二人嗎?會不會是代表全人類的男和女,更合情理?
- 那些帶有寓的解釋,在某些經文及情況下,可能可以用作應用的原則。可是如果我們不能相信《創》的內容,所寫的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便不能理解它。從而,如果我們不相信神是創造天地的主,而且真的是用7天完成的,那就代表我們不相信有罪的存在,也代表我們不相信人類墮落的事件,那就代表我們不相信耶穌基督是真實的、是存在的,因為既然人類沒有墮落,那就不需要神的救贖了。
- 因此,如果我們要認真的細讀《創》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憑信心去接受以及相信《創》的內容都是真實的,都是歷史的一部分
- 如果我們相信《創》是一本真確的歷史書,那也就是我們的歷史的一部分,因為我們都是同一個人類的始祖,信靠著同一位神。《創》的內容也就跟我們自身是息息相關了。
1. 舊約到底重不重要?它對我們的信仰有何價值?
3. 到底神學與科學是否能夠並存?
Thanks Ian! It is good to start with the book of Genesis. We know why we are here and why God made us. I cant wait to study the Noah's Ark ~~
ReplyDeletehaha, Ivy you want to study how to build the ark? or to study Noah's life at that time???
ReplyDeleteThis is my feeling, not an Advertisement :P
ReplyDeletei do think this is vry helpful esp when i have missed BibleStudy due to other committments ...
thx IAN for the material...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explain a bit more on 創世紀9 - the origin of the Rainbow, hence RF